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深度

搜索 网站地图 设置首页

古代城市如何防被淹?宋朝排水沟现在还在用

2016-07-22 10:15 来源: 北京晚报
调整字体

  最近,南方部分地区连降暴雨,长江流域一些城市的道路、小区被淹,其中又以南京、武汉最为严重。

  内陆城市被淹,今年并不是第一次。近年来,每到涝季,就会传出部分城市被水淹的消息。究其原因,是因为城市开发,对自然水系的破坏,不少起着“蓄水池”作用的湖泊被填埋;大量道路硬化,城市吸纳雨水功能减弱;地下排水系统更是脆弱不堪,导致城市排水不畅……

  在一千多年前,出现了人口大量聚集的城市,那个时候,大雨、暴雨出现也很频繁,却少有城市被淹的记录,特别是古都北京,城市里殿宇林立,却很少被水淹。通过考古发现以及一些资料记载,北京古城在建造之初,就建立了周密而高效的排水系统。除北京外,江西赣州的福寿沟,从北宋年间开始,一直到现在,仍然承载着赣州旧城区的排污功能,从这些痕迹中,能够看出古人的智慧。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人在面对城市排水时,有哪些高招。

  元大都:郭守敬主持排水工程

  如今北京城市的基本格局始于元代所建的都城,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1267年)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北京为元朝国都,俗称元大都。

  元大都城是由大臣刘秉忠主持设计的,其建设并非单纯建造地面建筑,而是注重水源的引入和水流的输出。当时,主持元大都排水工程的是水利专家郭守敬。请注意,水利专家被引入城市建设,这说明元代决策者已经将城市建设与排水系统建设视为一个整体,以做水利工程的态度来做城市排水系统。

  在大都建设时,开挖明渠暗沟,并构建了交汇、贯通的地下沟渠。目前没有发现元大都地下管线史料图,但是通过考古发现大都城东墙中段和西墙北段的夯土墙基下,残存两处石砌排水涵洞。涵洞长约20米左右,底部与两壁,皆以石板铺砌,显然不是临时的简易涵洞,而是可以使用很多年的坚固涵洞。石壁长1122米,在涵洞内外侧,还有一条以石铺砌成的615米长的出入水口。在今西四(牌楼)附近地下,有一条石条砌筑的明渠,宽1米,长1165 米。由此推测,元大都城内沿着主要的南北大街,有排水干渠,并有暗沟与之垂直分布,形成管网状的明渠暗沟,进行城市排水。

  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元大都为北平,明永乐元年(1403年)升北平为都城,称北京。明代北京城规划继承了中国历代都城规划的传统,排水系统在元大都基础又有所发展,城内有大明壕、东沟、西沟、东长安街御河桥下沟,外城有龙须沟、虎坊桥明沟和正阳门东南三里河,形成纵横交错的管网,而且沟渠根据地势,因势利导,自北向南,水势顺流而淌,不会形成积水余涨。排水沟也分两段,德胜门外西水关是从护城壕引水入关的上游,前三门外的护城壕则是城内主要沟渠排水泄洪的下游。这体现了当年北京城建设者全局考虑的视野以及先进的测量、设计和施工水平。

  故宫:台基龙头既美观还能排水

  北京城内有大多数古建筑,如故宫、天坛、正阳门、钟鼓楼等,在建设时就考虑了排水问题,地面留有不同式样的泄水口。无论雨下多大,雨过地皮湿却不会有较大的积水。

  作为明清的皇宫,故宫排水沟渠自成体系,明沟暗渠一样不少。故宫占地72公顷,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宫殿建筑连檐接栋,现存建筑980余座,房屋8700多间,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

故宫三大殿台基上的龙头能起排水作用

  故宫地下有纵横交错的排水沟渠,分为南北向干沟、东西向支线、涵洞、沟眼等系统。雨水通过地面的沟眼、钱眼,流淌进暗沟,依次进入东西向支线,再汇集到南北向干沟,流入内金水河,最后汇入护城河。

  故宫内收集雨水的点很多,地面有坡度面,利于雨水流入房基四周的石槽明沟,遇有台阶或建筑物时,则从“沟眼”穿过,或直接通过“钱眼”状的雨水石板汇入暗沟。

  在故宫内有三大殿,有三重台基,台基没有暗沟,它们怎么排水呢?原来台基上有1142个龙头,不仅有装饰美化的作用,龙头还是排水孔,台基上的雨水通过龙头排泄出去,形成“千龙吐水”的景观。

  除了排水干渠以外,故宫的地下布满蜘蛛网般的二级排水沟(大街两旁的沟渠)和三级排水沟(偏街小巷内)。无论雨水再大,不会形成积水,暴雨来势凶猛也仅仅湿地皮。

  有关资料显示,故宫的排水系统分为明暗两套,明排是通过铺地做出泛水,通过各种排水口、吐水嘴排到周边河中,暗排是通过地下排水道将水排到河里,而这条河就是内外金水河。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