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祖孙接力扎根凉山 半个世纪的青春接力

首页 > 青春

2018-07-08 11:12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字体:

  登上海拔2242米的山顶,李恒站在一个山洞前,沉默许久。洞口正上方的字已经模糊,只留下两侧的对联: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一条铁路钻进山洞,藏身黑暗中。

  这是老成昆铁路上的沙木拉达隧道,位于四川省喜德县小相岭山脉。这里曾被称作“修路禁区”,暗河、断层、泥石流随处可见。

  1964年,李恒的外公响应毛主席“成昆铁路要快修”的号召,与战友凭借钢钎铁锤挖出这条6.4公里长的隧道,成为成昆铁路全线贯通的关键,为西南腹地百姓凿开了一条出山通道。那年,外公19岁。“胸怀全球挑重担,敢叫机器背过山”的号子声响彻山谷。

  在这场长达6年的“战役”中,每前进一公里,就有50多个年轻人牺牲,352名建设者长眠此地,唯有葱茏的索玛花与火车汽笛声相伴。

  “那代人为祖国献出青春甚至生命,太不容易。”2018年4月底的一天,站在沙木拉达隧道口的纪念碑前,李恒感慨道。碑上写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入职两年来,25岁的李恒第一次贴近外公的青春。从记事起,他就常听外公讲起成昆铁路。故事中,年轻的外公和战友喊着“嘿呦嘿呦”的号子,冬天跳进水坑里挖泥沙,冻得打颤发抖,夏天又热得像待在“火焰山”,而他们就用冷水冲冲继续干。“险山恶水听调遣,英雄面前无难关”,这是外公身上的成昆精神。

  30公里外,就是李恒工作的地方。中国中铁的一批年轻人接过前辈旗帜,在这个每年有4个多月冰雪天气、150天以上狂风怒吼的地方,努力打通新成昆铁路“最后21公里”的小相岭隧道。

  这是全线最长、地质情况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的工程。他们像外公那代人一样,充满豪情。镜头下,半个世纪前的“战斗”场景再现,这是李恒记录的新成昆精神。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点赞他们身上有“青年一代对祖国和人民的担当和忠诚”。

  “修一条隧道,为何让两代人都有这般豪情?”

  “修一条隧道,为何让两代人都有这般豪情?”直到今年4月底的沙木拉达隧道之行,李恒才找到真正的答案。受外公和同为隧道人的父母影响,两年前,李恒辞掉了城里的工作,“说走就走”。入职中铁隧道局后,被派往新成昆铁路项目的小相岭隧道工地。在这里,他充分发挥传媒专长,记录新时代的隧道人。

  去沙木拉达当天,李恒早上不到5点就醒了。窗外是大雪山支脉小相岭,那条隧道就在绵延百里的群山之间。由中国中铁隧道局一处(原铁道部第二工程局十二处)承建的沙木拉达隧道,是老成昆铁路海拔最高、跨度最长的工程,有“成昆咽喉”之称。攻下沙木拉达,意味着成昆全线贯通。

  越野车一驶出项目地,他立刻端起相机,老成昆线就在眼前。盘山绕行的铁路像巨龙,由成都出发,沿大渡河横跨大小凉山,穿越四川盆地、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后抵达昆明。这条铁路被联合国称为“象征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此前,苏联专家说中国人“简直是疯了”。

  上世纪60年代,为加快三线建设,中央决定修通成昆线,打开大凉山。那段艰难岁月里,毛主席表示“没有钱就把我的工资拿去,没有钢轨就把沿海的铁路撤下来”。全长1096公里的老成昆铁路,曾有30多万人参与修建。

  “这是国家交给你的任务,不能有半点懈怠。”乘上缓缓而行的5633次列车,李恒真实体验到了外公这句话的分量。

  自打1970年老成昆线通车,绿皮火车跨越991座桥,穿过427条隧道,停靠地图上都查不到的小站。

  半小时车程中,这个城市里的年轻人与鸡鸭鹅共处一节车厢,土豆、洋葱就堆在身边。他看到了带着农货去卖钱的西南汉子,也遇到了背着书包去县城读书的学生娃。

  如果坐汽车,这趟旅途需要四五个小时,票价10多元,而火车票只需两元。

  成昆铁路通车的那天,也是攀钢钢铁出“炉”之日。资料显示,成昆铁路和攀钢建设影响和改变了西南地区至少2000万人的命运,进步了整整50年。

  外公告诉他,当这条铁路通车时,从没见过火车的老乡带了草往车头塞,以为这个庞然大物靠草做动力。在缺吃少穿的年代,当地百姓省下口粮送往建设一线,怕他们不收,一位彝族大娘还把鸡蛋藏进南瓜里。如今,曾见证成昆铁路修建的老人在镇上卖菜时,见着“穿工作服的”,总给多拿几把。

  “别看这趟绿皮车慢,它是当地人的出山通道!”在这趟列车上,李恒感受到了外公这代人的使命。坐着火车过隧道不过几十秒,但对建设者来说,是长时间的坚守。不过,外公从没坐过这条他亲手修建的铁路,甚至没等通车,就被派往了下一个战场。

  “这就是我们留在这里奋斗的理由”

  下了绿皮火车,离沙木拉达隧道还有两小时车程。混凝土路面渐渐消失,泥巴路像绳子被打了许多结,布满深浅不一的泥潭,需要徒步前进。50多年前,外公就是沿着这样的路,一步步走向沙木拉达。在彝语里,“沙木拉达”是索玛花开的山谷。

  一路上,李恒这个新成昆线的参与者“从没像这样离贫困如此近”。为了御寒,当地百姓家的墙面裹着塑料布,很多家庭最近才用上“政府发的”电视机。李恒喜欢追着电子产品更新换代,这里的孩子从没用过电脑。碰见小朋友,这个身材瘦高的年轻人总会蹲下来,问问他们的年纪。因为营养不良,这些孩子的身形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两三岁。小朋友用“爸爸老是出去打工”“过年才能吃肉”的描述,让这个城里来的年轻人拼凑起贫困的概念。

  代表“中国速度”的T、D、G字头列车依次登场,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加速领跑,而时速30公里的成昆铁路运力远不能满足客运货运需要,大凉山被甩在慢车道上。

  看到这些,李恒理解了为什么项目驻地总有附近的孩子翻墙进去玩,因为那里有池塘、秋千,是山里娃心中的“公园”。这些孩子告诉新成昆线的建设者,等新铁路通车,他们就能去看大海了。

  这条新铁路按时速160公里设计,从成都到昆明将由19小时缩短到6个多小时。那时,凉山百姓才能真正走上致富的快车道。

  “这就是我们留在这里奋斗的理由。”作为隧道后辈,李恒用镜头记录下同事身上的成昆精神。在这群年轻人心里,他们建设新成昆铁路,也是在追寻老成昆精神。

  进入正在修建的小相岭隧道,充斥着粉尘和机器轰鸣声。在里面待一会,就会眼睛酸涩,持续耳鸣。洞里的人靠击掌、拍肩这些肢体语言打招呼。味道刺鼻,口罩不出3小时就变黑。水柱从洞顶落下,作业超过10分钟就会全身湿透。湿疹在施工人员中最常见,随意拉住一位工人,撸起袖子,细细的红色疹子顺着手臂“蔓延”。

  “泡”在水里工作的项目总调度郑冬冬是个90后,就在这样的环境里,郑冬冬和工友一干就是10个多小时,连午饭也在隧道里解决。

  “你怎么保护自己?”镜头后的李恒忍不住发问。

  镜头前,这位河南小伙从口袋摸出3个口罩,说“这有啥,修‘老成昆’比这艰苦多了!”

  李恒还把镜头对准过机械队长王定枝,为了保证施工进度,在洞里一干就是9天9夜。但他觉得“不算什么”,“老成昆人脚底扎了钉子还接着干”。

  全长近22公里的小相岭隧道,涌水、断层等不良地质占80%以上。“无水硬如钢,有水一滩泥”,有些地方像沙土一样绵软,盾构机、凿岩台车这样的大型现代化设备很难派上用场,工人只能像半个世纪前那样,弓着背用铲子一点点开凿,像雕刻工艺品。

  李恒也记录了一些外公从未见到的“新玩意儿”。以前隧道支护都靠人工手锹,现在只需用“游戏手柄”操作机械手喷射混凝土就能完成。凿岩台车师傅从瑞典学成归来,操作像变形金刚一样的3个机械手臂,仅需4人就能完成过去24人的开挖工作,小相岭隧道掘进速度刷新了我国机械化钻爆施工的历史记录。72岁的外公看到这些,直呼“真的变了,时代发展了”。

  “大家都不愿逆行,这个国家会好吗?”

  “只有最贫困的地方强起来,国家才真正强起来。”这些年轻的建设者决心“为大凉山脱贫而战”。今年一月,成昆项目青年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封信。“成昆铁路先辈们应该也是我们现在的年纪,他们肩负国家使命,以青春的热血和斗志为国家而战”。如今,这些铁路后辈甘愿扎根基层,为凉山百姓修好“致富路”。

  一个月后,接到来信的习总书记用“忠诚”和“担当”为中国中铁青年点赞。李恒喜滋滋地告诉外公,这份荣耀属于新老两辈成昆人。

  越接近沙木拉达隧道,李恒的脚步越慢,心里越平静。他即将与外公的青春相逢,青春里还有“往前走啊,我们的道路宽又广”的号子声。

  昔日,年轻的外公和战友就在隧道旁搭席棚栖身,30多个人挤在用石头垒的通铺上,在他们看来,“为了祖国修铁路,越是艰苦越幸福”。而今,这些新成昆建设者也以苦为乐。年轻人用一间空宿舍当“酒吧”,每当工程告一段落,就从园子里拔些自己种的菜烧烤,喝几杯庆祝。热爱健身的李恒还捡了两块砖当哑铃,像宝贝一样带回宿舍。

  他羡慕这里的一对夫妇。为了爱情,妻子周海瑞从城市一路追寻丈夫郑冬冬来到大凉山。他们15平方米的“家”里有电磁炉,两人一起下厨,端出河南烩面安慰思乡的胃。并不宽敞的床上摆着一只半米长的玩具熊,那是周海瑞刚来项目地时,“不懂浪漫”的丈夫迎接妻子的礼物。

  曾经年轻的外公会和工友走几十里地看《上甘岭》,如今这群90后去KTV必点《我的祖国》,用摇滚范儿吼得“热血沸腾”。特别那句“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总能让他们感受到老成昆人激荡的青春。

  偶尔,工作遇到攻不下的难关,有人干掉杯子里的酒,低声说一句“还不如回大城市”。一旁的小伙伴说出掏心窝子的话,“大家都不愿逆行,这个国家会好吗?”第二天一早,这群年轻人又劲头十足地出现在工地上。

  初到工地,一趟绿皮火车将李恒从大都市运到了偏僻山区。有个新来的姑娘在去项目地的途中哭了,“离城市越远越绝望”,请求在附近的镇子下车,辞职回家。还有个小伙子仅入职一天,第二天一早未留下任何言语,离开了。

  李恒理解同龄人的选择,他决定到隧道工作时,外公是唯一的支持者。这位老人退休后,没有选择回老家重庆,而是和当年一起修隧道的战友生活在一个大院。即便现在,外公也总是操着浓重的重庆口音,不厌其烦地嘱咐外孙:“大山深处,需要有文化有理想的后来者,奋斗不只为自己,还为了想走出大山的百姓。”

  在沙木拉达隧道口的这个下午,李恒走过了每一块墓碑,脚步很轻。外公说过,每一块墓碑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去年清明节,隧道人母永奇来到沙木拉达,意外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这是外婆整日念叨的人,他的外公。虽然这个年轻人从没见过外公,只知道他为了修成昆铁路牺牲,遗体就地掩埋,家人根本不知道葬在哪里。母永奇激动又悲痛地向家人求证,85岁高龄的外婆连夜赶来,捧出丈夫唯一留下的照片,双手颤抖,把脸紧紧贴在墓碑上。

  站在索玛花守护的墓碑群中,李恒给3000公里外的外公打了个电话。话筒传来外公的笑声,他掉了眼泪。有十几秒,祖孙俩谁都没有讲话。

  2022年小相岭隧道通车,李恒想带外公重返成昆。这个愿望他酝酿半天,终究也没说出口。他不确定到那时,会不会也像外公一样,没能等到通车,就又投入了新的战斗。

责编:彭向东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