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Page 1
现在位置: 2006武汉两会>>最新报道>>政协消息>>正文
理顺关系 整合资源促进武汉旅游业快速发展

2006-01-09 20:33:00  

理顺关系 整合资源

促进武汉旅游业快速发展

市政协常委、市台盟主委 江中联

武汉历史悠久,是一座具有3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兼备,数量丰富,类型齐全,既有代表武汉历史的楚文化,也有表现武汉今天的汉派文化;既有领略江城风采的长江、汉水,也有感受湖泽风情的东湖碧波。目前纳入统计的旅游资源单体有300多处,具备发展旅游业的坚实基础和广阔空间。然而,与全国很多城市相比,武汉旅游业发展仍显缓慢,各项指标在同类城市中居中游或偏下水平,属于温线旅游城市。为此,我们台盟武汉市委组织专班,到有关政府部门和企业调研旅游业,并远赴海南考察学习,愿以此文为武汉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一、武汉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武汉旅游业发展很快。2004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02. 7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49%,旅游总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的增长率超过25%;国内旅游总人次2607.05万人,占全省旅游总人次的38.1%;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26亿美元,增长高达34%。从市场结构上看,武汉国内旅游占有绝对大的比重,2004年国内旅游人次占旅游总人次比重超过988%,国内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比重超过948%,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旅游业在武汉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上升,2004年武汉旅游增加值占全市GDP104%,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但与北京、上海、广州等旅游发达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武汉市旅游业、特别是旅游区()业市场化程度不高,旅游企业效益普遍偏低;具有规模效益的集团化龙头企业较少,尚未形成创新性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管理体制亟待整合。武汉市旅游资源尤其是市内景点,隶属关系复杂,涉及省、市、区政府的建设、园林、文化、教育、宗教等许多部门,以及驻汉部队、中央在汉单位。由于多头管理,造成旅游景点的条块分割,效益低下。

2、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但优势没有得到凸现。文物及名胜资源是高品位的旅游资源。武汉文化积淀丰厚,有形文化遗产中,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78处,其中国家级11处,省级5处。武汉地区博物馆藏品40多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有几千件。无形文化遗产有诗词歌赋、民风民俗以及其他各种民间艺术等。可惜上述珍贵的文化资源开发深度不够,宣传力度不大,鲜为人所知。

3、自然风景资源市场化程度不高。武汉在目前普查统计的270多处旅游资源中,可分为文物名胜资源与自然风景资源两大类,有的景区是两种资源兼而有之。已经开发的自然风景区,只占武汉自然风景资源的极小部分,而大量的自然风景资源有待开发。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市共有林地143万亩,植被兼具南北方植物区系成分,生态环境优美,自然风光绚丽。其中城郊有以森林资源(包括湿地、野生动物等)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景点26处,已开业的只有十多处,略具规模的更少。此外,农田菜地、果园花圃,经过挑选整理都可以用来开展农家乐、农业观光项目,但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二、关于加快武汉旅游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1、  现有体制,整合发展战略

武汉旅游景点效益较差,根源在于这些旅游景点多数为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所有,各自为政,分散经营。有的还由政府全额拨款或补贴拨款,没有真正进入市场,缺少竞争压力。其中人员等、靠、要思想观念严重,造成经营管理体制落后,经营手段单一,加上投资不足,融资无力,使景点面貌陈旧,设施不全,参与性差,难以吸引旅客。

破解上述困境,要破除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现状,实施优势互补、整合发展,并树立开放、交流、理解、合作、发展的观念;要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撤销行业之间、部门之间的壁垒,建立统一市场,真正做到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要进一步健全武汉综合交通、通讯体系;配置多个大型旅游集团,推动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旅游产品链和旅游经济链发展,形成旅游网络和旅游经济群落。

2、建立健全旅游业政策、法规体系

近期内,加紧制定《武汉市旅游者权益保护条例》、《武汉市旅游服务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等旅游法规;在中长期,制定更为专门化、满足消费者和企业需求的法规,包括《武汉市旅游业危机和应急管理条例》、《武汉市旅游行政处罚实施办法》等;修订和完善《武汉市旅游管理条例》,根据《行政许可法》明确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企业之间的责、权、利,推动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不断壮大旅游经济。与此同时,建议加大对旅游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对旅游招商引资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强旅游专业人才引进,推动旅游信息化建设。

 3、立足现有优势,施行错位竞争战略

为了建立武汉旅游在市场竞争中的强大优势,要把打造产品与服务的独特性和低成本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廉”,即错位竞争。要选择同时允许减少成本和增强柔性与速度的先进信息技术、体制、组织和人力资本,发展敏捷旅游;推动武汉旅游全球—本土化,拓展市场、挖掘本地特色和优势,既降低成本又差别化;推动旅游经营和管理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充分利用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并将降低成本所带来的利润用于投资差别化;推动卓越质量、创新、品牌、创造性广告等一体的产品—市场体系,将来自差别化的利润兼顾用于投资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