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Page 1
现在位置: 2006武汉两会>>最新报道>>政协消息>>正文
众政协委员呼吁教育公平取消示范初中、改制中学呼声高

2006-01-07 09:46:00  

  长江网讯:[武汉晨报消息]本次政协全会上,市政府参事取消示范初中的建议(详见晨报5日报道),与众多政协委员的想法不谋而合:多份提案不约而同地提出取消示范初中或改制中学,力求教育公平,给孩子们一条平等的起跑线。

  据来自教育界的政协委员介绍,武汉现有20多所改制初中,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省市级示范初中,未改制的示范初中只有少数几所。这些好学校垄断着武汉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在招生规模扩大的同时,收费也越来越贵。

  委员们认为,这对部分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很不公平,人为地把他们排除在好学校之外。

  ●市政协副主席杨云彦:不能有难度而不作为60%的成员来自教育界的市民盟,昨日提交集体提案——《取消改制校,还教育以公平》,建议取消中小学改制学校,然后公平分配这些优秀的教师等教育资源,财政部门主要按学生人数进行拨款,让那些长期“缺钱少粮”的一般学校首先得到实惠,完善教育设施,提高教育质量,使学生们享受到公平的教育。

  这份提案还提出改革重点中学制度,逐步取消重点中学称号(即“示范中学”的俗称),出台政策规定,公开收费标准,限制、禁止“择校”现象的发生,将招生指标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个中小学,通过生源均衡推进教育发展均衡。

  市政协副主席、民盟武汉市主委杨云彦昨受访时表示,对于教育公平问题,市民盟将一直加以关注。“政策、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导致教育不公平的重要原因,政府作为维护和促进教育公平的社会主体,应承担起更多的责任。”杨云彦说,教育不公平现象解决起来有难度,但不能因为有难度就忽视它,并以此为借口而不作为。

  ●市政协委员朱真民:重点学校不“义务”

  去年就提议取消改制学校的市政协委员、武汉六中副校长朱真民,昨受访时再次通过记者呼吁,取消改制学校,还教育公平。

  据他了解,1999年起,全市办学质量较好的20多所中学、10多所小学实行办学体制改革。但自此以后,为了筹措办学经费,许多办学质量较高的学校也想方设法争办“改制校”、“改制班”。迄今为止,到全市(城区)几乎所有办学质量较高的小学、初中入学就读,都必须交纳一笔不菲的“捐资助学费”或“建校费”,实质为“择校费”。

  朱真民说,“择校”加剧了校际的两极分化,形成了重点校不“义务”,而实行义务教育的普通学校又受冷落这样一个怪圈,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

  朱真民认为,我市目前的改制校,许多没有真正实行法人、校舍、财务和教学上的独立。名校办民校,打着改制名义的“乱收费”,使真正的民办学校处于不平等的竞争环境,这对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经济发展都非常不利。

  ●市政协委员徐志坚:先取消区级重点中学来自保险业的政协委员徐志坚,对义务教育阶段的不公平现象也有一定关注。他昨天提交提案,建议在义务教育阶段取消“示范小学”和部分“示范初中”。

  徐志坚说,对于初级中学,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全面取消“示范学校”短期内难以实现,因此建议先取消区一级的“示范中学”。

  徐志坚认为,这样可以取消校际间的差别,解决目前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让大多数人都能上一个满意的学校。同时,随着教育经费的逐年增加,渐渐向薄弱学校倾斜,这将能够促进中小学均衡发展。

  ●市政协常委邵树人:示范学校“示而不范”

  10年前,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市政协常委邵树人呼吁将重点中学进行改制,在收费上弥补办教育投入的不足;昨天在接受采访时,他又呼吁将改制初中、示范中学取消,因为示范初中改制后缺乏规范,带来的负面影响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料,“没想到影响这么恶劣,甚至产生腐败”。

  邵树人说,义务教育最大的特点是要公平,给每个孩子享受平等教育的机会。改制初中、示范初中却人为地造成了不公平。他支持取消示范初中,“因为现在的示范学校,在办学指导思想和收费等方面,有些‘示而不范’”。

  ●市政协委员甘德炎、黄若儒:禁止小升初选拔考试武汉一中特级教师、市政协委员甘德炎昨天在提案中建议,应尽快规范初中办学。

  甘德炎说,武汉基础教育的软肋就在初中,有句话形容中小学教育说,“钢头铁脚豆腐腰”,这个“豆腐腰”指的就是初中段教学。

  市实验中学特级教师、市政协委员黄若儒表示,相比高中,初中教学质量相应下降,除改制校外的公办普通初中,有的生源招不满、学校教学条件差,教师们也不安心,稍有路子,都往改制校调动。改制校的存在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竞争,这些改制校私底下有考试,吸收的是好生源,却高收费,同时还占据着好教师。有许多公办普通初中因生源不足,或者合并,或者闲置大量教育资源。一些初中教师为求好成绩,使用大量的题海战术,牺牲了学生初中学习的本性,这是办学理念的偏差。

  委员们建议让改制校要么完全私立,要么回到公办性质,与普通公办学校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同时要严格禁止各种小升初选拔考试,不能让这些改制校将好的政策都享受到:好学生、高收费、好师资,这对一般中学非常不公平,对学校竞争不公平,对学生读书不公平。也要取消变相考试和竞赛,特别是那些表面上竞赛不算录取条件、在录取时竞赛成绩却很有用的。(记者张剑袁琦通讯员李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