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Page 1
现在位置: 2006武汉两会>>最新报道>>人大消息>>正文
黄萍萍代表呼吁: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

2006-01-10 11:27:00 长江日报 记者 陈丹

  昨日,市人大代表黄萍萍提交建议案《建议加大政府对卫生经费的投入,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建设》。她在进行问卷调查后认为,我市半数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于低水平运行状态,难以提供可靠的医疗卫生服务。

  「观点」

  强化政府责任,加大卫生事业经费总量投入。调整卫生经费投向,重心下移,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建设。推进基本医疗保险进社区,建议有关医疗保险的运行设备资金由社会保障部门承担,减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负担。

  「追踪」

  创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是政府为城镇居民提供基础、安全、有效、廉价医疗服务的有效措施之一。

  黄萍萍对江汉、汉阳、江岸、硚口、武昌等5个区、8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尽管90%的居民认为社区看病方便、60%的居民认为社区价格更便宜,但却有70%-75%的居民对社区医疗机构的质量持怀疑态度。

  被调查的8所中心基本都是入不敷出,其中4个负债经营。由于经费紧缺,中心检查手段明显不能适应需求,8个中心有3个中心没有基本的血球计数仪,一些中心仅有的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故障不断,质量难以保障。

  由于基本检测不能到位,中心就诊人数明显不足。平均每个中心可服务人群4.5万人,被调查的8个中心,有7个日门诊量在7-45人之间,有的病房基本无病人入住。

  黄萍萍代表说,各中心行政人员比例偏高,主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奇缺,难以保障质量,难以吸引社区居民。

  「呼声」

  万松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闻保和:我们中心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资金不足,导致两个困惑:一是留不住人才。中心工作人员现在人平工资不足700元,原有的一些人才逐渐流失。二是陈旧的设备无法更换。中心目前的设备已经很难应付一些基本的医疗检测了。希望政府加大投入,调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医疗质量。

  汉阳区琴断口街居民黎丹: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比大医院便宜,我们都愿意去。但是,碰上稍微严重一点的病要做检查,中心就解决不了。真正解决“看病难”问题,政府要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让老百姓放心地在社区看病。

  「反馈」

  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完善和健全问题,记者采访了市卫生局副局长朱宏斌。据他介绍,去年,市政府将“基本医疗进社区”列为10件实事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立取得了明显成效,网络体系基本健全、功能基本完善。

  今年,我市将把社区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建设作为重点,有计划地对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请大医院的医生到中心指导。推进中心的标准化建设,在去年改造11个中心的基础上,继续改造10余个中心的硬件设施。对于设备老化问题,将通过探索完善投资体制、区级财政补贴等渠道予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