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大叔自掏腰包喂“锦鲤”12年,学生感叹: 好像世外高人!

2018-11-11 18:08 来源: 钱江晚报
调整字体
  钱江晚报消息, 杭州一所大学里又出现了神人,一位保卫处师傅把校园里一条水沟养成了“鱼塘”,自掏腰包喂“锦鲤”12年,还因为开创出“以鱼育人流”而走红!
  这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保卫处郭根社,他养的彩色锦鲤给杭电学生带来很多美好回忆,很多人却还不知道这是保卫处师傅的杰作。


  保卫处师傅自掏腰包上万元
  养“锦鲤”12年
  2003年杭电本部从文一路搬到下沙时,郭师傅就在保卫处工作了。杭电下沙校区的场地规划崇尚自然,在教学区正中央的问鼎广场东边,杂树乱草掩盖着一条长约50米宽约3米的河沟。
  “学校后勤部门在大多数水域都养鱼,但是这个河沟人流不是很大,也比较荒芜,如果养鱼确实特别费劲,所以后勤部门没在那里养鱼。”郭师傅说。
  一直酷爱养鱼的郭师傅,于是就自掏腰包在这个水域养起鱼来,一干就是12年,很多杭电毕业生记忆里都有“问鼎广场东边水沟里游的那些色彩斑斓的锦鲤曾经带给我们的快乐和幸运”,却不知这都是郭师傅的“杰作”。
  “这些年水沟里的锦鲤维持在7、80条,有生老病死减量的,我就花钱买鱼苗补充上,每天中午我都来喂它们,它们就像我的孩子,总会准时在我习惯的喂食点等我,锦鲤很有灵性,”老郭说,每次喂鱼时有师生围过来欣赏浮出水面吃食的鱼群挨挨挤挤的憨态,“我们开心,我也开心。”






  漫画:杭电炸天小分队
  在记者一再追问之下,郭师傅才肯透露这些年花在买鱼苗鱼食上的投入,“总共上万元吧,但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没想过钱的事。”
  “学校第九第十教学楼前的桥下,也有很多观赏鱼,但我更喜欢问鼎广场东边河沟的那些鱼儿,它们少人关注,更加自由自在。只知道有个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每天去喂鱼,以为是学校后勤工作人员。”杭电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大三学生何钇江说。
  直到有一次保卫处了解情况的同事张勤业说“那个水沟里的鱼是郭师傅义务养的,还花了不少钱。”大家才知道,这个鱼塘的背后,还有一个养鱼人。
  说起郭师傅的“养鱼事迹”,保卫处副处长马化龙连称“他身上有特定年代的烙印,就是从不讲回报!”
  郭师傅的人生轨迹,确实验证了“时代性”。1959年出生,名字中的“根社”两个字提示着,“他是出生在人民公社时期”。
  郭师傅杭州五四中学毕业,改革开放的前一年1977年进入杭州牙刷厂工作。牙刷厂干了17年。后来他又进入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杭电前身)的校办工厂做钳工。
  “我一直是做技术的,最信奉的做人道理是踏实,很幸运的是,我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一直能随时代进步,我当年牙刷厂的不少同事,1995年因为企业倒逼下岗了,而我则凭借扎实的技术早一年考进了机电总厂。人总要学习进步的。”


  养鱼师傅还会心理辅导
  “以鱼育人”流走红
  别看了郭师傅身上的牺牲奉献精神,就以为他是个老古板。随着郭师傅的事迹在校园里传开,越来越多的学生专门去看他喂鱼。大家也越来越发现“这个老爷子不简单”,好像小说里的世外高人,随时吐金句,活活生出一套“以鱼育人”心法。
  一次有一名学生因为男女感情问题,经过河沟时看到老郭和那些鱼儿怡然自得的场景,不自觉停下了脚步,没想到老郭的话更让这名同学吃惊:“你看,河沟这么小,鱼儿都能这么开心,天地如此开阔,还有什么不能容纳的?”“当时,我就豁然开朗了,养鱼的人,厉害啊!”
  老郭因为在保卫处工作,特别关注学生心理问题,每次看到因为各种现实烦恼而郁闷甚至忧郁的学生,他总会劝他们去看看鱼儿,“该放下的,就要放下,自由自在多好。人不要24小时想一个事情,否则脑子会想坏的,特别是对聪明人而言。”


  老郭自发养鱼还有一点“私心”,在校园里呆久了他发现,这些年大学生们越来越不爱出来玩了,都是电脑手机什么的,连在校园里散步谈恋爱的学生都不多了,“多出来走走,运动运动,观观鱼儿什么的,户外世界比你想的精彩多了。
  大学校园最美,再不出来走走,一眨眼就毕业了。”
  杭电老师告诉记者,老郭作为一个普通劳动者,身上就有大道至简的味道。“你看,长期养鱼观鱼的人,最合乎自然,他们对‘道’的理解浑然天成。听说,他好多年前,就不在家里养鱼了,一直在校园开放区域养鱼,这不就应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道理嘛,其实,这样的快乐才是真快乐,老郭境界高的啊。”
  【编辑:毕婷】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