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将合理放开落户限制

2016-02-24 09:59 来源: 长江日报
调整字体

  昨日,武汉市集中收看国务院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电视电话会议。长江日报记者从会上获悉,武汉或在今年出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摊机制,并合理放开新城区及功能区的落户限制。

  

网络配图

  什么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狭义

  简单地说,就是农业转移人口逐步成为真正的城镇居民,即其户籍所在地由农村迁到城镇。但很显然,仅从户籍所在地变动来界定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内涵,是很不全面的。

  广义

  01

  户籍所在地的变动

  农村人口的户籍由农村迁至城镇。

  02

  综合素质的提升

  受教育程度、道德修养、适应能力、社交能力等均得到较大的提高。

  03

  价值观念转变

  逐渐形成市民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

  04

  就业状态趋于稳定

  非正规就业、临时性就业的人口比例大大减少,就业逐步正规化和固定化。

  05

  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转变

  逐渐形成现代市民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06

  社会地位不再边缘化

  逐步被城镇居民和城镇社会认同和接受。

  近年武汉这项工作进展如何?

  武汉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研究城镇化与经济增速间的关系预估发现,城镇化率每提高1%,地区生产总值1年内或能增长0.8%、5年内能增长3.5%。那么武汉的城镇化进展如何呢?

  2015年

  2015年伊始,历经8个月的方案申报,武汉成功被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武汉试点重点之一,就是在分类分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探索建立相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本分担机制,构建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人口结构。

  这一年,武汉市的城镇化率79.41%,较2014年同期提高0.05个百分点。

  2016年

  今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武汉市城市升级版的重点工作,包含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加快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加快城市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推动新型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等内容。

  2017年

  根据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的通知》要求,明年武汉试点要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2020年

  根据上述《通知》,2018年~2020年,武汉试点的成功经验要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到2020年,武汉市常住人口要达到1200万—130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4%以上,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以上,并解决“3个100万人”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推进市外农业转移人口居住证梯度赋权100万人

  推进有能力、有意愿的市外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武汉100万人

  引导市内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就业、定居100万人

  下一步会这么做

  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据悉近年来附着在户籍制度背后大量福利因素所构成的较高成本是重要门槛。初步测算,中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人均公共成本为10.4万元。

  成本怎么分摊?

  中央、地方大概四六分:

  农业转移人口子女教育、公共卫生、低保、保障性住房等的支出;

  个人养老金发放进行的补贴;

  增加各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

  ……

  个人承担小部分:

  如提升技能、参加社保,要按照有关规定来缴纳相关费用。

  此外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农业人口市民化的引导方向是新城区及功能区,年内武汉落户的具体户籍政策也将会出炉。

责编:王玉涛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