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任蒙讲述“汉派写作”用散文聚焦武汉故事

2019-11-11 14:53 来源:
调整字体

任蒙(右)在“市民大讲堂”演讲长江日报记者杨涛 摄

    长江日报记者汪洋 余坦坦 通讯员高龙

    说到写散文,很多人就想到田园牧歌的诗情画意,而作家任蒙笔下的散文,聚焦的却是武汉故事,有意无意间,他为“城市散文”写作开辟了一条路径。《长江文艺》曾经发表评论认为:“作为武汉作家的任蒙,为文学作品中的武汉增添了光辉的一笔。”

    9日上午,任蒙做客由武汉市民之家和长江日报(长江网)联合主办的第263期市民大讲堂,分享他“汉派写作”中的武汉故事。

    深刻解读辛亥革命

    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前夕,任蒙以散文形式书写了这个伟大事件,这部十多万字的作品,题为《世纪的黎明》。

    任蒙回忆,当初《长江文艺》的负责人听说他要写辛亥革命,当即向他甩出5个指头,预约5万字,《天津文学》主编也预约了两万字。其实,那会儿他还没动手,一个字也没写。他说,他是出于对这场革命的深深感怀,才临时决定给自己一次压力的。

    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作为业余作家的任蒙只好夜以继日。他习惯下班后和节假日在办公室写作,有天晚上写到很晚,因为很疲倦,就靠在沙发上睡着了,直到家人打电话过来,他一看,都凌晨两点了。

    任蒙说,辛亥革命是武汉这座城市最荣耀的历史事件,也是最具“汉味”的武汉故事。《世纪的黎明》没有虚构成分,但也发掘了不少生动的历史细节,不同于常见的纪实文学和历史读物,更不同于历史小说,而是侧重于对这场革命的历史辨识和思考。这是迄今面世的唯一一部记录辛亥变局的长篇散文,也是任蒙写得最长的一篇散文。以文化散文见长的任蒙,此前写过几十篇历史题材的散文,赢得了很高的评价,但不少评论家认为《世纪的黎明》是他的一次重要超越。

    《世纪的黎明》发表后,获得《长江文艺》等单位组织的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征文唯一的散文“特别奖”。一些报刊和各大网站都作了不同篇幅的转载。《书屋》《时代周报》等媒体发表文章,推介任蒙的这篇力作。

    深夜写作时常热泪纵横

    任蒙说,历史上武汉的繁荣,主要在“大汉口时代”,而汉口开埠始于江岸,几起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也发生在江岸,“可以说,江岸的历史就是中国近代史的一部缩影。”

    任蒙写过一部江岸的地方史,名为《历史的路标》,从1861年江岸开埠开始,写到1949年。书中着重介绍了以张自忠、郝梦龄、陈怀民等命名的一批路名的历史沿革,还写到了武汉保卫战。任蒙时常夜深人静时一个人在书桌前伏案写作,禁不住热泪纵横。

    全书25万字,他前后写了两年多,查阅资料和写作本身都耗费了大量时间。那些年任蒙不会电脑,全靠手写,夜间经常一个人坐在书桌前写作,有时候越写越兴奋,字也越写越美观。用的全是A4打印纸的废纸,写在背面。书出版之后,他把几公斤重的稿子塞进麻袋卖废纸,一个同事冲过来阻止,说处理了太可惜。任蒙说他的手稿没价值,一张也没有让留下来。

    写武汉是缘于了解和热爱

    任蒙说,他为武汉写过一些短篇散文,虽然不少属于“命题作文”,但因为写得认真,也都比较出彩。如《家在汉口》本是应一位朋友之邀创作的,准备印在朋友公司画册的扉页上,但后来画册没有编印,任蒙就将它投给了《人民日报》发表了,并且被收进了几种年度散文选本。

    汉口黄孝河在改造工程完成30年后,江岸区修建武汉绿道,决定在河边建立一座纪念碑,让任蒙撰写碑文,任蒙便写了420个字的《黄孝河记》。为了写这几百字,任蒙查阅了不少资料。《光明日报》向他约稿,他就写了一篇散文记述黄孝河的历史变迁。

    有些评论家早已关注到任蒙这些写武汉的散文,并将其称为“汉味散文”。

    任蒙是湖北广水人,早期从军十多年,是部队把他培养成了作家。转业到武汉工作后,最初,他对这座城市并没有太深的感情,也没想过会这么投入地书写武汉的故事。直到有一天,任蒙请一位外地朋友喝酒,朋友表示对武汉的印象不好,他听了很不舒服。任蒙说,不愿意别人看低自己的城市,也是一种自尊心使然。“这时我才发现,不知不觉间,自己已经和这座城市融在了一起。”他说,他写武汉是因为对自己城市的了解,更缘于对它的热爱。

    花絮>>> 艺术家现场朗诵散文作品

    活动现场,湖北省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李贻清,以及朗诵艺术爱好者刁秋秋分别朗诵了任蒙的散文。江岸区的两位青年教师刘剑和魏红登台高歌,合唱了任蒙作词的《江岸之歌》,赢得热烈掌声。最后,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和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的大学生争相涌上讲台,请任蒙签名,与其合影,久久不肯离去,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