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教授分享“一辈子的坚持”,传统艺术随“洋弟子”走出国门

2019-11-04 11:06 来源:
调整字体

留学生董宁兰送给“市民大讲堂”的篆刻作品   长江日报记者杨涛 摄

    长江日报11月3日讯(记者汪洋 余坦坦 李志翔 通讯员高龙)“来中国之前,我不知道中国人还能在石头上刻这么精美的文字。”2日下午,在武汉市民之家举行的第262期市民大讲堂活动中,喀麦隆籍留学生董宁兰说。

    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还有来自6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和董宁兰一样,师从宋斌教授,学习篆刻艺术。2日下午,宋斌教授与他的4名“洋弟子”一起登台由武汉市民之家与长江日报(长江网)联合主办的第262期市民大讲堂,讲述他们沉迷方寸篆刻的故事。

    9岁学篆刻手指常被划破

    宋斌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生导师,他说,篆刻艺术融入了他的血液,他将一生都奉献给了篆刻艺术。

    宋斌9岁开始学习篆刻,他的一位邻居从事篆刻,宋斌很喜欢,常去他家里玩,由此跟篆刻结缘。小时候学习篆刻,条件不如现在好,宋斌买来石头后还要自己打磨,也没有印床,他的手经常被刀子划破,师母心疼他,每次给他包扎时都忍不住哭,劝他不要再学了,但宋斌咬咬牙说,一定要坚持,没想到这一坚持就是一辈子。

    今年65岁的宋斌已经钻研篆刻56年了,他的家中,最为亮眼的是他自己篆刻及收藏的1万方印章,它们被整齐地陈列在一间屋子里,门口悬挂着一幅牌匾——东湖文殊印堂。

    宋斌的多个作品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法国卢浮宫收藏,他还被聘为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首席篆刻艺术家。另一件让他感到欣慰的事情是,他先后为中国地质大学丝绸之路学院培养了五届篆刻艺术留学生,“他们个个都很棒”。

    据了解,中国地质大学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于2014年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成立“丝绸之路学院”。

    丝绸之路学院的不少留学生从篆刻艺术中体味到莫大的乐趣。他们会在新购的书本上盖一个印章;给家人写信时,会在信纸的末尾盖一个印章;他们还经常在朋友圈展示篆刻作品。古老的篆刻艺术随这批“洋弟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师生合作篆刻黄鹤楼

    来自莫桑比克的莫德是中国地质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三本科生,他从2017年开始选修了《中国篆刻艺术》这门课,并经常到宋斌的东湖文殊印堂去练习篆刻。

    莫德还在宋斌教授的指导下,师生合作篆刻了一个黄鹤楼。今年3月份,黄鹤楼在武汉市选拔军运会黄鹤楼外国志愿者,莫德初赛时展示的就是中国篆刻,后来他将这个作品送给了黄鹤楼公园管理处作为纪念。

    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杨奕志是一名华裔,小时候妈妈总是唠叨让他学汉语,长大后他决定来中国留学。

    “到中国后,我发现我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2015年,杨奕志跟宋斌教授学习篆刻,他的第一幅篆刻作品是十二生肖。后来,杨奕志还学习了中国书法、中国画,现在正在学习中国舞龙,“我觉得中国文化特别有意思,虽然要长年累月地练习,但我一点都不觉得枯燥。”

    阿富汗籍留学生杨康来中国两年了,“小时候看成龙的电影,以为中国人都像成龙一样会飞呢,后来到中国留学才发现,中国人不会飞,但是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在飞。”

    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留学期间,杨康选修了中国篆刻、中国书法、中国舞龙等课程。市民大讲堂活动中,杨康还和同学们一起上台,现场来了一段舞龙表演。

    来自喀麦隆的董宁兰是一名热情洋溢的女孩,留学期间,她不仅学习了篆刻,还学习了京剧艺术。应台下观众热情邀请,董宁兰起身,即兴摆了个京剧开唱造型。

    董宁兰第一次接触篆刻艺术缘于她的一个好朋友Hana,她是捷克人,也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留学生。Hana是最早跟宋斌学习篆刻的一批留学生,她毕业回国时送了董宁兰一个印有她生肖的篆刻石头,董宁兰非常喜欢,后来便也选了宋斌教授的课程。

    花絮>>>   现场送“市民大讲堂”篆刻藏印

    活动现场,宋斌教授和留学生们送给市民大讲堂一件特别的礼物——用寿山石篆刻的市民大讲堂藏印。这件作品由宋斌教授设计指导,宋巍博士与喀麦隆籍留学生董宁兰篆刻。从设计到完成,按世界级非遗对篆刻的定义,前后16道工序,共花了两天时间。

    “这是一枚在中国的石头上,由外国留学生篆刻的纪念藏印,寓意中外友谊永恒,也祝愿市民大讲堂栏目经典永恒。”宋斌教授说。

责编:江尚骏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