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公益

搜索 网站地图 设置首页

医护人员抢救老人度过大年夜

来源:
调整字体
  八旬皓首老人在家中不慎摔倒致骨折,术后反应较大,为了病人安危,医务人员放弃大年三十团圆的机会,通宵对老人进行治疗。2月13日,正值大年初八,江夏区的柯女士携全体家人,将一面写有“医术精湛 医护至亲”的锦旗双手递到医护人员手中,代表其母亲表达对他们的感谢之情。
  为让老人安心,亲自陪同进检查室易婆婆家住江夏纸坊街,今年86岁。2月1日下午摔倒在地,顿感左髋疼痛不已,伤腿无法动弹。2月2日,家属将易婆婆送到江夏区中医医院骨二科。当班医生接诊后,怀疑其左髋部骨折,开具了骨盆X光片检查单。在常规X光检查过程中,患者需保持固定姿势不变,而此时,老人因剧烈疼痛发抖,情绪十分紧张。为了保证拍片准确性,杨光洲主任亲自陪同易婆婆进入检查室,安慰其放下心理负担,指导其进行深呼吸保持冷静,并协助其摆好检查体位后才离开检查室。拍片诊断:左股骨粗隆间骨折。需手术治疗。
  “做手术才有希望,不做完全没有希望”
  老人身体瘦弱,体质极差,有诸多基础病。“老人家年事已高,一个月前中过风,又有轻度贫血,还伴有多年老胃病和骨质疏松,这些都会大大增加手术风险。”杨光洲主任分析,老人不久前的中风,可能会导致术后发生血栓塞、肺栓塞、心梗等致命并发症的概率很高;而老人的贫血,则可能导致术中如果出血过多会加重贫血,引起休克,直接危及生命,手术风险大。
  2月3日(腊月二十九),医务科、神经内科、麻醉科专家会诊,评估了手术风险等级,权衡了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利弊,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之后,杨光洲决定为老人施行创伤小、出血少的微创手术。上午11时,在进行了充足的术前准备后,手术团队为老人施行微创髓内钉固定术(PFNA)。切开仅4CM的切口,打入导针定位,在C臂机透视的准确定位下,分别成功打入主钉、锁钉、螺旋刀片各1只,术中出血量仅50ml,不到1小时,手术即顺利结束。术后,老人疼痛明显减轻,腿部活动功能恢复。
  年夜饭放下筷子,守护老人过完团年夜
  2月4日(大年三十)晚7点,杨光洲正和家人团聚吃年夜饭,突然接到医院电话,得知老人术后反应较大,无法进食,呕吐不止,他当即放下碗筷,赶到医院。老人多年的老胃病,胃消化功能极差,加上贫血,才有如此明显的术后反应。
  输血是改善症状的最好办法,正值春节期间,全区储备血液紧张,值班医护人员四处奔走,最终在血站为易婆婆争取到300ml的血液。输血后老人症状明显改善,这时天已大亮。已经是大年初一。
  “高龄手术风险大,术后护理很重要”
  护士长刘丽娥介绍,按照老人的情况,护理等级为一级护理。为缓解老人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帮助老人尽早康复,科室护理人员定期查看伤口的渗血情况、导管引流情况和肢体供血情况,使用足底静脉泵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指导刘奶奶定时做翻身、抬脚等康复练习,关注老人术后疼痛程度,积极给予精神抚慰和言语鼓励。
  “大年三十整晚,医护人员放弃与家人团圆的时间,一直在病房里关注母亲的恢复情况,没有片刻休息,让我们家属感到十分感动和温暖。”易婆婆的女儿柯女士感叹到。
  “那些护士小姑娘们,一口一个‘奶奶要坚持下去!’‘奶奶要加油呀!’的叫,我心都化了。”躺着病床上的易婆婆提起多天来医护人员的表现,频频竖大拇指。
  柯女士说,经过精心治疗和优质护理,母亲恢复良好,再过2天,就能出院回家了。为此,她特地制作了锦旗,送给科室全体医护人员。面对柯女士和家属的感谢,科室医护人员则表示,让病人在这里感受到亲人般的治疗和护理,是医护人员应该做的,会一直这样坚持做下去。
  记者关晓锋 通讯员张春红 吴芬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