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谢幕江城送客1915.8万人次 铁路航空增量明显

2014-02-25 11:01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荆楚网—楚天金报记者 彭岚 邓伟)昨日(2月24日),历时40天的2014年春运落下帷幕,超过36亿人次在神州大地完成了一次“人类大迁徙”,其中约有1915.8万人次在武汉搭乘各种交通工具,前往四面八方。

  武汉市春运办昨日发布数据称,武汉地区今年春运发送的旅客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7.02%。其中,公路发送1045.8万人次,同比增长0.56%;铁路发送旅客约765.4人次,同比增长15.28%;民航发运旅客约103.6万人次,同比增长21.63%。

  据交通部发布的数据,今年春运全国公路发送旅客约32.6亿人次;铁路发送旅客约2.66亿人次,同比增长12%;民航运送旅客约4407万人次,同比增长15.7%;水路运送旅客约4200万人次。

  两组数据对比显示,武汉地区铁路和航空发送旅客量的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意味着,武汉作为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铁路和航空的潜力被进一步激发。

  此外,武汉地铁4号线一期和武咸城际高铁开通运行后首迎春运。地铁4号线一期将武汉火车站、武昌火车站、汉口火车站三大火车站连为一体,特别是武汉火车站、三铁(高铁、城铁、地铁)交会,使得武汉地区作为全国客流“中转站”的功能进一步增强。

  交通格局和功能的变化也带来了客流结构的变化。今年春运客流呈现出比较显著的三大特点:一是城际客流、商务和旅游客流逐步增加,来汉中转旅客明显增多,带动客流持续增长;二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间经济交往和人员往来进一步增多,学生、务工、探亲、旅游客流大幅度增加;三是由于高铁发展迅猛,武咸城际高铁的开通,铁路分流公路的旅客趋势明显。

  记者手记

  从“万国车”到“闷罐”临客再到高铁——

  春运60年话变迁

  1954年,春运首次在中国上演。随着2014年春运的谢幕,春运已跑满60载。

  “60 年,变化真是太大了!”昨日,武昌火车站内,52岁的客运员刘小平感叹道。16岁时,刘小平开始在武昌火车站工作。虽然没有亲历过1954年的春运,但也从师傅们口中听说过:列车是由各个国家产的车厢拼凑在一起的,叫“万国车”。虽是春运,除了人多一点外,并没有现在“加开临客”等增强运力的措施。整个春运期间,全国的日均客流也不过七十多万人。而今,春运中的武汉,一天的客流都可以轻松超越这个数字。

  春运中的第一趟临客,刘小平亲眼见过。

  那是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湖北人的脚步开始由“走亲戚”到“闯四方”。那几年的春运,火车站快被挤爆了。“为了坐火车,有的人在火车站一等就是四五天。”刘小平回忆道,铁路部门被迫临时调用“闷罐车”(货运列车,没有座椅)运输旅客,“临客”的概念由此而生。

  “一个车厢里面焊一个马桶,要挤150多个人。”刘小平感叹,那时的临客时速只有70公里,如今的临客不仅有高铁,还有“红眼动车”,而且350公里的时速是当年不敢想象的……

  60年春运,仿佛一列不断升级换代的动车,越来越高速地行进在时代的铁轨上。

责编:牛甜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