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装公司120万年薪招质检经理 求职者称亮瞎眼

2014-02-17 10:56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荆楚网—楚天金报记者 张艳)江城一家家装公司开出120万元年薪招聘质检经理,而且配备豪华轿车和豪华公寓。昨日(2月16日)丁字桥举办的一场人才招聘会上,家装行业的A公司打出的招聘岗位和年薪,“亮瞎了众多求职者的眼”。该公司除了打出120万元年薪招聘质检部经理,同时给出的采购人员的年薪,也高达10万元以上。不过,不少业内人士称,“不排除A公司有作秀的嫌疑”。

  “这不会是唬人的吧?”昨日上午,求职者高先生拨打本报热线求证此事。他称,昨天上午,他到丁字桥的一家人才市场找工作,刚走到门口,就接到了A公司工作人员派发的职位介绍单。单子上写着“天价招聘”,招聘职位为质检部经理和采购人员,开出的年薪和福利待遇十分诱人, “让人有点不敢相信”。

  记者赶到该招聘会,拿到一份A公司的招聘宣传单,上面显示招聘的岗位为质检部经理和采购人员。其中,质检部经理年薪120万元,此外还配备豪华公寓、凯迪拉克轿车,每年带薪休假20天以及全方位的保险;而采购人员的年薪也在10万元以上。在求职要求栏中,年薪高达 120万元的质检部经理,仅需要“工作经验8年”。

  A公司负责招聘事宜的普经理表示:因为装饰行业对质检经理要求很高,各大高校又没有对口的专业,人才十分紧缺,公司才想出通过高价寻找一名合格的质检部经理;因为公司业绩不错,对于采购人员10万至20万的年薪,也是能轻易达到的。普经理称,公司对应聘者会有相应的考核,招聘单页不存在夸大其词。

  对此,业内人士却有不同的看法。多名业内人士称,A公司成立时间不过5年,在武汉市内的装饰行业也排不上名次。“一般质检经理年薪60万元就属于高薪了,开出120万高薪不符合市场规律,不排除A公司有炒作的嫌疑。”够快乐,走出校园时懂得爱自己、爱生活,将来可以幸福地生活!”周婕说,培养一个身体、心灵健康,一个有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孩子,是现今家长们对教育更多的期待。

  而生命安全、心理健康成为必修课,无疑是在往这样的道路上迈进。

  期待家长不再为择校所累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为“择校热”降温,依旧是省教育厅2014年的工作重点。按照设想,我省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2013年为80%),还将继续增加。这意味着,相对薄弱初中的学生上优质高中的机会大大增加。

  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这让我们对2014年不再为择校所累充满希望。

  “孩子出生时,我曾下决心,不为孩子择校,让他快乐地成长。可是,孩子到了入学年龄,我却无法淡定,不由自主地被择校大军裹挟着往前,为他择幼儿园、择小学,再择老师。”武汉小学学生家长唐女士不知道自己还会为择校苦恼多久——再过一年,孩子就该“小升初”了。

  现实中,面对教育资源的强弱不均、优劣不均,家长们总是要想方设法让孩子上一所“更好一点”的学校,于是“择校热”持续升温,优质初中“大班”现象严重,而薄弱初中却面临着生源匮乏、教育资源闲置的尴尬。

  择校的根源在于校际之间的差距,等到哪一天,教育资源真正实现均衡,家长自然会恢复理性,不会再盲目选择所谓的“好学校”,而是选择最适合孩子的学校、离家近的学校。

  期待高考学子不必苦战题海

  有消息称,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方案及高考改革等各领域改革实施意见,2014年上半年有望发布,按要求,我省的具体实施办法也会在2014年年底出台。

  高考招生改革未来主要是“两依据一参考”,即以统一高考成绩与学业水平测试为依据,以综合素质评价为主要参考。2017年统一高考的科目将减少,有望仅语文和数学两科,外语社会化、一年多考的改革已经基本达成共识。

  孩子就读于武珞路中学的王辉,一直在关注高考。他说,这些年,有关高考方案的调整一直在进行,但都还停留在局部的“修修补补”,所以对于即将“动真格”的高考改革,他内心有点复杂。“一方面,家长们很渴望高考有大的动作,渴望将孩子们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我们又担心高校招生自主权扩大后,考生会不会被招录不公所‘暗算’。”王辉的复杂心情很具代表性。

  他希望政策能够尽早出台,能够在细节方面多为考生和家长考虑,能够有相关的配套监管……家长们想象的新高考是美好的:高校可以按其人才培养来选拔学子;学生们不必为高考苦战题海,张扬个性、特长,也能各得其所、各尽其才。

  期待职业院校向硕博迈进

  2014年,我省中职生升学“立交桥”还将进一步拓宽,向着本科延伸。参加“技能高考”的中职毕业生,凡技能考试达到B等以上(即A、B等),在参加今年的文化综合考试(包括语文、数学和英语,总分为210分)并达到一定的分值者,有望被我省省属本科院校录取。

  2015年,我省还将全面推行以技能考试为主、文化考试为辅的中职生升高职的“技能高考”,同时取消高职统考。这意味着中职生上高职的难度下降、机会增多。

  在武汉仪表电子学校,有资格冲刺本科的毕业生达到十余人,尽管招生的院校和计划数很少,但是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他们的心都是暖暖的,准备奋力一搏。

  该校有关负责人说,我国中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6年95%以上,但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普遍认识依然停留在老观念上,认为考不上普高才上中职。他认为,深化教改的进程中,强调职业教育的“现代”性,传递出了职业教育的“好出处”,如中职生升学“立交桥”过去只延伸到高职院校,现在向着本科挺进,将来“立交桥”还会向着硕士、博士迈进,在一定程度上是职教的又一个发力点。

责编:牛甜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