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Found


nginx/1.22.0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您的当前位置:教育频道 > 青葱校园图片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走近武汉“草根编导”一族 用DV记录青春的梦想

2008-07-23 16:06 我要评论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荆楚网—楚天金报(记者海冰 见习记者叶纯 通讯员张婧)

图为:从作家到编剧到导演,田炜(左三)在不断挑战自我(资料图片)

 

图为:董松岩和他的“天堂映画”(资料图片)

 

图为:大学生剧组人员在拍摄影片(资料图片)

    提要

  他们并非科班出身,但手持一部DV就可用影像挥洒青春和思想;他们有的还默默无闻,却仍执著寻梦;因为年轻,他们从不言败——

  从小作家到影视编导

  期待作品上央视

  初见田炜,根本无法将眼前这个学生模样的小伙子与作家、编剧、导演这样的职业联系起来。

  从17岁创作长篇小说《怡丫和她的小猪卡鲁》起,24岁的田炜已经完成了《卡鲁归来》、《魔女戎落》、《阿呆的故事》等4本小说,其中《阿呆的故事》还被拍摄成电影。

  2005年,正读大二的田炜开始筹划小说《阿呆的故事》。与以往带有科幻色彩的小说不同,这本《阿呆的故事》更注重现实性和故事性。经过几个月的潜心写作,小说终于顺利完成。在父亲的帮助下,田炜拿着这本小说初稿来到武汉大田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希望能将小说改编成电影。

  “一切都很顺利,当时影视公司的负责人看过我的小说后很满意,还请来著名导演张纪中担任总顾问,操刀后期制作。”说起投拍的《阿呆的故事》,田炜记忆犹新。2005年10月,湖北省首部数字高清儿童题材电视电影《阿呆的故事》正式开拍,而田炜也顺理成章地成为该片的编剧策划。

  “跟小说相比,剧本就是用白描的手法直接表达我要说的东西。”第一次做编剧,田炜感受很深。他一边跟随剧组学习,一边“打杂”,不仅忙于改剧本,还运作机器,成为剧组的一个大忙人。当该片杀青后,22岁的田炜对未来有了初步的规划——向影视界发展。

  现在,已经毕业的田炜加盟了大田影视,继续自己的编剧梦、导演梦。“毕业后一直忙于20集电视剧《小雪》的拍摄工作,《小雪》讲述一个农村女孩带着同母异父的妹妹来到大都市寻找亲生父亲的故事,与《阿呆的故事》一样都是关注流浪儿童的。”在这部剧中,田炜不仅是编剧,还是导演。

  “两年前《阿呆的故事》为我打开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以后,我想自己能拍一部能够上央视黄金时段的热播电视剧!”说到以后的奋斗目标,田炜信心十足。

  为拍片找校长拉赞助

  作品“倾倒”专业人士

  殷博是个阳光、时尚的大男生,前不久在他供职的文化艺术公司,他忙里偷闲接受了采访。

  2005年春节,殷博拿着哥哥买的家用DV乱拍了一通,感觉还不错。开学后,就和同学熬通宵编了个剧本,讲一名双目失明的病人与女护士的悲情故事。演员就请自己的同学、好友充任,他边拍边修改,处女作亮相后,殷博欣喜不已。

  此后,殷博拍片上了瘾。作为一名学生干部,他亲眼看到学生干部和调皮学生之间有不少趣事,遂决定翻拍《无间道》来表现。2005年12月,该片在学校大礼堂放映。殷博紧张地盯着大屏幕,当听到现场响起一阵阵掌声,掀起一波波笑声,他悬着的心才落了地。

  随后“执导”的几部片子,让殷博充分体会到了干这行的辛酸。联系场地、租赁服装、做“演员”的工作等,都要他一一去做。有一次利用假期拍片,大伙起初兴致很高,可没几天,有人提出要放假。因不是商业演出,“演员”不拿一分钱报酬,殷博只好装孙子,求他们把戏演下来。加之“演员”都是他的同学、好友,殷博不能发火。有一天,想起梦想可能搁浅,他竟躲在角落暗自落泪。“演员”无意中发现后,都不好意思再嚷放假的事。

  2007年上半年,是殷博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他决定再拍部片子,为青春留下纪念。受《皇家赌场》开场音乐震撼,他要拍摄一部侦探与卧底警察的故事片。这一题材对一个“学生导演”来说,是个非常大的挑战。

  他利用寒假在家编了剧本,随后面向全校招募“剧务”和“演员”,没想到竟有200余学生报名。挑选“主演”时,他非常慎重,经反复考查才敲定人选。

  演员敲定后,主创人员拿着几套方案去拉赞助,但四处碰壁。为解决经费问题,殷博找到校长游说,校长听罢,破天荒地同意校方出资5000元来,来支持这个学生团队拍片。资金到位后,38名工作人员即奔赴京山鸳鸯溪拍摄,这次,殷博真正感到自己像名导演了,他惊讶地发现,虽然他要求很严,但大伙都很服。6月底,《明日追击》终于杀青,在高校巡回举办了看片会,反响相当大。某电视台的编导观看后,也对学生创作出如此高水平的片子感到出乎意料。

  为了拍片,早在4月份就找到工作的殷博,拖了又拖,没去公司报到,而是在学校做起“学士后”,毕业后仍向父母要生活费。这曾在该校师生中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目前,辞掉最初那份工作,已在文化艺术公司上班的殷博,回忆起那段经历称,“当时压力确实很大,但现在想来仍觉得很值。”他说,因为热爱,他觉得走影视的路是有意义的事。学生时代,是按个人意愿去拍片,现在能在公司化、商业化运作中,融入自己的想法,也算是一种成功。

  课堂作业屡获奖项

  毕业当上“老板导演”

  “你是处女吗?”这句台词一出,台下一片哗然。2005年10月的一个夜晚,武汉理工大学余家头校区大礼堂内,在千余学生昂首等待中,这部被剧组宣传为“限制级”影片的《FirstTime》(第一次),以此对白拉开帷幕,让在场观众无不面面相觑。

  当年,该校学生剧组“天堂映画”创作的三部影片——《红印》、《FirstTime》和《灯火阑珊》,其主题均是反映大学生的爱和性,在校园内引发了不小的反响。“差不多几分钟就响起一次掌声,心里喜滋滋的。”说到那次放映,“天堂映画”剧组的主创人员董松岩仍历历在目。

  2004年,就读于该校影视动画专业的董松岩,被要求拍一部短片。接到作业后,自认成竹在胸的他,兴致勃勃地策划开拍一部唯美的科幻爱情片。可当他扛起摄像机,才发现一切都是想当然。“那时候机器不会用,剧本也很粗糙,一切都是懵懂状态。”就这样,董松岩和同学边拍边学,历时月余完成了10分钟长的科幻短片《虫儿飞》。

  “这部短片,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从此,董松岩更加勤奋地跑图书馆,上课也生怕漏过任何一个知识点。2005年3月,董松岩和同学构思拍《灯火阑珊》。为完成剧本,他几乎天天到影视老师办公室,软磨硬泡地请求指导剧本,经过四易其稿,剧本终于成型。随后,为了找到最合适的女主角,董松岩蹲在学校的教室门口,对该校众女生观察月余,才挖掘到满意的女主角。“因为要上课,只能利用休息时间拍,没有摄像机,只有一台从朋友那儿借来的小DV,唯一的花费是,花几十块买了个三脚架,用起来也是吱吱作响的。”在如此简陋条件下,董松岩完成了73分钟的长片《灯火阑珊》。在片子制作完毕后,董松岩把片子放到网上,竟引起黑龙江一家影像公司注意,辗转找他购买了此片的碟片版权。

  半年以后,董松岩和同学又合拍了课堂作业《红印》,用散文式的结构讲述青涩年代的蒙眬情感。拍完后,他无意间看到日本东京的国际影像大赛正在网上征集参赛作品,就试着将《红印》快递到组委会。3个月后,喜讯传来,《红印》从全球1000多部作品中脱颖而出,夺得东京录影节大赛佳作奖,获奖的中国作品有4部,《红印》是唯一的剧情片。

  2006年4月,董松岩又筹划起大学期间最后一部作品《初夏》。“正式拍摄时,武汉最高温度40多摄氏度,剧组人员基本上都中过暑,但我们都很想在毕业前再好好做一个片子,成为最美的回忆。”2006年10月,《初夏》在影城举办看片会,得到很好反响。

  此时,董松岩已经被杭州一家影视公司录取,但他总觉得很多梦想可能无法实现,遂毅然选择了创业。《初夏》看片会一结束,他就筹备起自己的影视公司。如今,已是天堂映画文化艺术公司负责人的董松岩真正发觉,“自己命中注定要做影视这行。”“公司主要是制作广告片,毕竟只有吃饱了才能谈理想,不过,我们不会放弃剧情片的创作。”“现在已经完成了一部3万字的剧本,是从《挪威的森林》改编的,准备暑假时开拍。”坐上“老板”的位置,年轻的董松岩踌躇满志。

  大二转入动画专业

  为寻梦甘做“北漂”

  考大学填报志愿时,董元庆选了有就业优势的工业设计专业。可大二时,他突然发现,自幼学美术的自己,喜欢的其实并不是工业设计,而是拍电影。找到目标后,董元庆迅速行动,在他人诧异的目光中转入动画专业,并登门拜指导了许多优秀DV作品的郑鲁诚老师为师。

  2005年11月,读大三的董元庆按捺不住创作的欲望,准备拍短片《伸手》,讲述一个类似《天下无贼》的故事。第一次拉赞助,第一次执导,第一次剪辑……一切的琐事,都要独自处理,但董元庆兴致很高,他说,这是他电影梦想的开始。

  但拍片并不像旁人想象得那么有趣,对董元庆而言,“就像一个修行的过程,不停地出现困难,又不断地去解决困难的过程”。5分钟的片子,拍摄花了5天,剪辑又花了半月。在拍摄的第一天就遇到了麻烦,原本看好了一个轻轨车站的场景,但当他们把所有设备艰难地运到拍摄现场时,却被车站工作人员拦住要介绍信,这令第一次拍片的董元庆措手不及,停拍肯定不可能,回学校开介绍信又太浪费时间,怎么办?董元庆玩了点小心思,这边让“制片主任”跟工作人员交涉,尽量拖延时间,那边则让摄影拍了再说,等“制片主任”交涉结束,拍摄也接近尾声。

  片子拍完没多久,一个朋友要把片子拿去参展,董元庆并不知是什么比赛,当接过主办方颁发的武汉大学DV大赛“最佳导演奖”,董元庆连说“来得太突然了”,这对他是个莫大的鼓励。2007年4月,该片又获得第十四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短片大赛手机单元最佳短片奖。

  随后,董元庆身兼导演、编剧、摄影、剪辑等职,拍了《又惑》、《完美时空》、《刀剑鞘》等故事短片。其中,《又惑》讲述女孩在网吧找男孩借钱的故事,在“借”和“骗”之间展开了对人性的讨论,该DV作品后入围第十四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短片大赛。

  董元庆是一个追求尽善尽美的人,拍《伸手》时,有个老板曾提出,如果让他儿子演主角,他就一次投资三万,这几乎是预算经费的10倍,但董元庆没有妥协。剪辑《伸手》时,由于压力过大,董元庆患上了轻微的强迫型人格障碍,那段时间,他老是睡不着觉,莫名其妙地担心天花板会掉下来砸伤自己。最严重的一次,他碰见高中时的老师,居然把她当成了姐姐,等他清醒过来时,感觉天旋地转。令他纳闷的是,片子杀青后,这些症状竟自然消失了。

  去年6月,从武汉理工大学动画专业毕业后,董元庆又只身北上寻梦,现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进修。看到了天外有天后,董元庆现在并不急于做导演,而是潜心加强自身修养、丰富人生阅历,等时机成熟时仍“回归”导演。他也认识到,电影业是一种在银幕前抛头露面的光鲜行业,做好了就会“走红”,做不好就和其他行业中的很多人一样“默默无闻”。

  虽前途漫漫,但董元庆无所畏惧,记者看到他QQ个性签名是“坚持!……不拍电影就是极大的犯罪!!”他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批非科班出身的导演进入电影业,如果说第五代和第六代是“学院派”出身的话,那么第七代将是“草根派”的一代。“年轻是我们的筹码,所以我不怕失败。”他自信地说。

 

责编:张琬婧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