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English
新闻
论坛
专题
社会
武汉24小时
民生新干线
房产
财经
教育
人才
大家嘴武汉
访谈直播间
贴图
动漫
长江时评
时尚生活
娱乐
体育
汽车
旅游
两性
医疗
武汉E刊
城区视窗
长江民调
长江宽频
下载
广告
黄鹤影院
天翼视讯
江城警讯网武汉交管网武汉文明网武汉创业网机关作风网武汉台商服务网东方赛马网 | 妙歌音乐网名家论坛新闻发布会
 
118960心理医生 -- 心理沙龙
 

疑病症,自己吓自己

 

    谁都不希望自己有病,所以绝大多数人听到医生下了“经检查一切正常,没病”的结论,都会满心欢喜,但是有些人反而更加惶惶不安反而变本加厉地到处寻名医访好药。一旦看到这种情况,就要提醒家属:是不是患了疑病症?

    我不信自己没病

    有位出租车司机每天为完成定量整日奔忙,进食常常无规律,为了多拉生意,中午时分经常用盒饭速战速决,时间一长胃就有点不舒服。这时候又恰巧听说单位里有人得了胃癌,他不由得大惊失色,立即觉得胃部一下子不对劲了。于是他到华山、瑞金、仁济分别做了胃镜,医生诊断都只是浅表性胃炎。尽管所有的医生都跟他解释:这种胃炎是最轻的一种,无需太过担心,他还是整日价作天作地。医生说“现在看起来不会发展成为胃癌”,到了他耳朵里,就成为“将来很有可能变成胃癌”的婉转暗示。

    为了证明自己病得不轻,他开始拼命查阅医学资料,终于发现了一则病例,是由浅表性胃炎发展成为萎缩性胃炎,最终成了胃癌,这回他更相信自己了,认定得了早期胃癌:“就是因为还在早期,所以各项检查结果正常,到不正常的时候就晚了”。他反复寻医又越来越不相信医生,折腾得自己越来越瘦。这回他更有理由了:不断消瘦就是癌症的一个重要表现。最后他被转诊到了市精神卫生中心,被确诊为疑病症。

    提防这些特殊表现。

    不适症状可局限于身体某一部位、某一器官或某一系统,也可涉及全身。

    对身体任何轻微的变化都十分敏感。病人把一般人通常所不注意的内脏活动,如心跳、肠蠕动等,或对轻微的疼痛、酸胀等不舒服感觉,表现出高度的敏感性,还对鼻腔的分泌物、粪便有否粘液、淋巴结是否肿大等特别关切。稍有“异常”便紧张不安。病情单一的患者认为自己得了某一种疾病,病情复杂的认为自己同时罹患数种疾病,并形成疑病观念。患者四处求医,尽管各种检查的结果均正常,或者患者自感病情严重而实际上根本没这么严重,医生对疾病的一般性解释对患者来说是收效甚微,甚至无效。正常的检查结果有时虽能暂时缓解患者的疑虑情绪,然而一旦患者感到身体有轻微不适,可再度出现疑病忧虑并逐渐加重,从而导致再次就诊,要求再做检查。病人对怀疑自己所是疾病的有关医学读物十分注意,而且带着框框阅读,对号入座,从而加强了疑病观念和焦虑情绪。通过详细检查,可以排除相关的躯体疾病。

    医生肯定你没病疑病症是一种预后较差的慢性病,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一般性的解释和说服通常不易被病人接受,有时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一味顺应病人要求作不必要的检查,反而会助长病人“我得的是罕见病,一般性的检查是查不出来”的病态心理。要仔细寻找病人的发病原因,认真研究病人的病态心理,取得病人的信任,使病人树立起“病能治好”的信心。在检查结果一切正常的时候,要向患者再三强调:你肯定没病。然后再采用心理治疗和助以药物治疗,这样才能起效。若单纯寄希望于药物,忽视心理治疗,其疗效可能不尽人意。个性谨慎敏感精神紧张过度疑病症的发生,大多与不健全的性格有关。病人的性格大多谨慎、敏感、多疑又主观,他们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总要求十全十美,若略感不适便会反复思考是否患有某种疾病,还将道听途说得来的有关此病的消息联系起来,成为自己的症状。由于生性敏感多疑,情绪又紧张、恐惧,加上富于联想,容易接受暗示,从而易形成疑病观念。之后,又把体内轻微的感觉病理性地联系到一起,并固定下来,以致成“病”。相对来说,女性更容易罹患此病。一般来说,起病前大多有一些精神紧张因素。

    有些人是在患了某些疾病之后引起,所谓“事出有因”。有些诱因是属于“医源性”的,例如接受了医生不谨慎的语言暗示,或者医生随便给药以满足病人的要求,或者医生的诊疗水平不高,发生误诊,或反复检查仍不能及时确诊。还有的是病人轻信道听途说,断章取义地查阅医学书籍、期刊并胡乱“对号入座”,久而久之,形成疑病观念。

 
评论 更多评论>>
发表新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