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用户名 密码
武汉城市圈 机关作风网 武汉交管网 武汉文明网 武汉汽车网 江城警讯网
首 页 新闻 博客 独家 政府 访谈 网摘 房产 美食 医疗 财经 科技 贴图 影视 情感 楚天院线 黄鹤影院 IVR 声讯
English 宽频 论坛 话题 百姓 时评 网刊 家居 购物 旅游 时尚 体育 动漫 娱乐 两性 长江无线 下载频道 网络广告
  您的当前位置:新版新闻中心>热点排行
公祭排场大档次高 劳民伤财
时间:2008-04-01 09:54
【长江网讯】  人民日报 清明节就要到了,各地又掀起了一轮公祭热潮。

祭祀的地方多了,免不了要抢“祖先”。远的不说,最近就有陕西黄陵县与河南新郑市争抢“公祭黄帝”的正统身份;河南鹿邑县刚举行了老子公祭大典,甘肃临洮县又宣布投巨资建“老子文化园”并召开“老子文化节”。各敲各的锣,各弹各的琴,人们看花了眼。

趋势:排场更大,档次更高

公祭的“国字号”冲动

近年来,全国各地公祭之风盛行:河南周口与甘肃天水“瓜分”了伏羲;湖北竹山、河北邯郸、甘肃天水和山西万荣等地“共享”了女娲;陕西黄陵和河南新郑“分食”黄帝;河南焦作、湖南炎陵和山西高平“肢解”炎帝;湖南宁点击查看南宁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远跟山西运城一起“争夺”舜帝;同一个诸葛亮,山东临沂祭,湖北襄樊祭,陕西汉中祭,诞辰祭、逝世祭、出山祭,祭祀活动在不同的地方多次上演……出现了“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四海为家,诸葛到处显灵,女娲遍地开花”的热闹局面。

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以来,已经有数十个地方政府直接介入了类似的“公祭”活动。而且,公祭的排场越来越大。

据介绍,陕西黄帝陵总共进行了两次整修,共投资2.8亿元;郑州市和新郑市计划投入3.5亿元,对黄帝故里景区进行改扩建;2004年后,浙江省绍兴市累计投资2亿多元,新建各种祭禹建筑;甘肃华亭县拟投资3480万修建秦皇祭天第一坛;去年,湖北省十堰市的国家级贫困县竹山县号称投入1500万,塑造了18米高的女娲雕像。

不仅排场大,公祭的档次也越来越高,一些祭祀活动纷纷向“国字号”进军。从2004年开始,黄帝陵祭祀活动改由陕西省政府主办。但今年两会期间,4名陕西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出议案,要求将该活动升格为国家级。无独有偶,从去年开始,浙江绍兴祭禹大典也称要“国祭”,形成“北有黄帝陵,南有大禹陵”的格局。

质疑:公祭变成“比面子”、“赛政绩”

“祭祀经济”念歪了经

在大多数公祭活动中,当地政府并不讳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据介绍,陕西黄帝陵1980年恢复公祭典礼后,规模一年比一年大,祭祖程式一年比一年规范,景区建设一年比一年好,“祭祀经济”已成为当地旅游的金字招牌。2006年,河南新郑举办了“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后,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和旅游综合效益同比增长50%。

但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为公祭算了一笔经济账,“不少地方都宣称,通过‘公祭搭台,经济唱戏’,共签订多少亿合同,引进多少亿资金。实际大多是自欺欺人,不是将意向性合同说成事实,就是移花接木。”他认为,“这些祭祀地一般都不是中心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最近更扩大到一些贫困地区,投资者在商言商,岂能不考虑经济效益?要真有利可图,即使不办公祭,照样能招商引资。”没有详细的统计数据为支撑,很可能的结果就是花了一堆糊涂钱,留下一堆仿古建筑而已。

众多网友也对公祭成风提出质疑。有网友表示,地方政府力争将公祭上级别、上档次,不过是在“比面子”,“赛政绩”。由于文化的“高台”搭得太离谱,经济的“大戏”肯定也没法唱好,还会制造虚假的文化记忆,糟蹋了文化。最终,这些活动往往沦为一次次劳民伤财的竞赛,成为彻头彻尾的“文化形象工程”。一位名叫“严坤”的网友认为,“在我眼中,公祭有个规律:越是贫穷的地方,公祭活动越壮观!以搞活经济为目的的公祭本身就是一个畸形的产物。”还有网友认为,“公祭之风盛行,更多的是出于经济考虑。说是利于经济发展,实是缺少发展的思路。它只不过是形式主义在文化领域的一种缩影罢了。传统文化的弘扬,不是源自几次规模宏大的公祭,而是来自细水长流、日积月累。”

愿景:规范祭祖活动,传承传统文化

公祭不该滥用公共财政

“现阶段‘风起云涌’的公祭活动,已经明显过多、过滥了,这与其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还不如说是一种透支。”浙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陈东辉认为,“当前,我们对需要悉心沉淀的文化投入还远远不够,很多都是表面工程。”

有专家认为,近年来祭祀活动的风行有其现实的原因。由于中国国力日益提高,需要一种庄重、公认的形式来表达国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但对公祭活动的规模应有控制,对投入产出进行审计,保证财政投入的公开透明。

葛剑雄建议对各类祭祀活动用立法加以规范,“祭祀黄帝应该由民间社团或个人进行,各级政府都不应参与,所需费用应通过自愿捐款募集,不得动用国库。政府官员只能以个人身份参加,不能作为政务活动”。

南京大学教授景凯旋表示,祭祖活动确实能够激起民众的认同感、自豪感和使命感,但这种活动应该属于民间行为。政府主持公祭,实际上挤压了民间社会的空间,这并不是传统文化的自发演化秩序。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赵园也认为,政府部门应该退出公祭活动,同时,加强对政府财政的监管与舆论监督,严格审批程序,防止对公共财政的滥用。将有限的财力切实用之于民,包括用于令民众切身受益的文化设施建设,满足民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渴望。(记者 杨 暄)


手机报订阅】 【进入社区】 【精彩视频】 [  打印 ] [  ] [  关闭 ]
 读者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长江网言论公开,欢迎读者评论。我们反对以下三种行为:
・人身攻击 ・谩骂、侮辱和煽动式的语言 ・没有依据的事件陈述
含有上述三种情况的评论,我们将予以删除
宽频
>>更多
[时尚节目]最新发布
[天天饮食]冬菜鸭肝汤
[医疗健康]青菜豆腐保平安
[天天饮食]蒜香茄子酱
[探索发现]寻找阿房宫
[医疗健康]重新站立我的梦
[天天饮食]团团圆圆
[时尚节目]黑皮肤女孩搭配法
论坛
>>更多
谁让我们在故障ATM机前瑟瑟发抖
行贿者连任法院院长,反腐不过逢场作戏
如何看待李清照“好赌、好酒、好色”
中国为何不敢谈“日本威胁论”?
拉萨“314”:照片上那个被“抓”的就是我
国际汽联主席爆出惊天性丑闻
像王心凌的台湾美女
极品美女皮肤超级白嫩
博客
>>更多
让人哭笑不得的恶搞
那个骑着驼峰访问过月亮的人
不惧怕冷,只是向往温暖
心和心扭在一起,日子就是江山
不得不看——2008愚人节整蛊短信
湖北人不必要妄自菲薄
电影教会我们的十件事
一个农村小姑娘的麻辣作文
中国城市网盟联播窗
城市网盟主办
网站简介网站地图版权说明豁免条款联系我们
长江网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鄂 B2-20070023